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数码 >

把娃娃的事办好,广东省政协委员杜兰建议高质量构建“家校社共育”协同机制 世界球精选

2023-01-13 04:46:48 来源:南方网


(相关资料图)

父母如何“专业带娃”?家长能否“持证上岗”?“双减”政策后家校社怎样实现同频共振?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:“教育是国之大计,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,必须把娃娃的事办好、把祖国的未来培养好”,教育成为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们热切关注的焦点话题。

2021年以来,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和广东省妇女联合会共同主办的“家校社共育公益直播”系列活动,邀请了11位全国名校长作客直播间和网友们共话教育痛点难点,获得广泛社会关注。作为活动发起人和主持人,广东省政协委员、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在参与活动过程中,将家庭教育“打开来看”,和教育专家们共同探讨了许多“家校社共育”的真知灼见。

杜兰发现,“家校社共育”主要存在三大问题:第一,“头部”不清晰,即顶层设计不够“实”,无论是组织机构还是财政拨款,都没有成体系的支撑。第二,“腰部”不承重,即阵地支持不够“稳”,家庭、学校、社会的共育机制存在割裂:家庭方面,家长不专业,“无证上岗”;学校方面,教育工作者将自身专业教育能力“赋能”给家长做得不够体系化,“家校”互动有一定随机性;社会方面,没有“细水长流”的阵地营建。第三,“底部”不全面,智能支撑不够“深”,没有充分运用智能化的科技力量,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触达到最广泛的人群。

为此,杜兰向大会提交了《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,打开家庭教育新局面》的提案,对于高质量构建“家校社共育”协同机制,她提出以下建议:

头部”要做好顶层设计,构建家校社协同工作机制,成立家校社协同育人管理机构,强化统筹指导,强化跟踪问效,设立专项工作经费,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。

具体实施中,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,建议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,联合妇联、民政、团委、文明办、关工委等部门力量,打造家校社“三位一体”育人共同体,切实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、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和社会教育的拓展作用。此外,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家校共育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、教育督导指标和相关评先评优内容,中小学校要将家校共育指导服务计入管理人员、班主任的工作量和绩效考核指标,最终实现家校社同心同向、协同育人的理想状态。

腰部”要做好力量支撑,通过在广东率先建立家庭教育资格证书制度,帮助家长“持证上岗”,构建成体系、多元化的“家校社共育阵地”,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精准指导服务。

培育一支由知名专家、心理健康教师、班主任、家庭教育指导师、社会工作者、家长志愿服务者组成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队伍成为当务之急。在此基础上,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家教理念、知识和方法。比如依托家长学校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、亲子工作坊、心育工作站,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、家校共同发展论坛、读书成长营、家教沙龙、个案咨询等活动。同时要培育扶持非营利社会组织、社会教育机构等社会力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,通过多方共联、有机衔接、资源共享、良性互动,真正实现“合力护花”。

底部”要做好智能基座,通过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先进科技手段强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,推进“家校社共育”的数字化转型,提升家校社协同的广度和深度。

通过智能化手段,将最优秀的教育资源触达到最广泛的家校社相关群体,为家校社协同工作提供数字技术支持。比如支持学校构建面向家庭教育的新媒体服务指导平台,邀请专家或教师为家长答疑解惑;构建家校社深度交流互动平台,借助社会各类科普资源吸引家长参与亲子活动;构建家校社资源共享平台,通过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服务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数字资源库。

标签: 政协委员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 ©  2015-2022 起点科学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  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